我读系列之《时间简史》

这本书大多数看不太懂,智商比较捉急是硬伤。。。

经常看到科幻电影里,主人公回到过去或者穿越到未来,改变了某一事件后,导致历史改写从而翻开新篇章。这一桥段被用得几乎已经滥掉,但这类情节通常有个致命伤,就是前后矛盾。考察霍金在书中提出的例子:假定你回到过去,并且将你的曾曾祖父在他仍为孩童时杀死,那么你从何而来?
霍金在书中给出了两种方法解决由时间旅行导致的佯谬:
1.协调历史方法:它是讲,当你有条件进行时空旅行时,在时空中发生的必须是物理定律的协调的解。根据这个观点,除非历史表明,你曾经到达过去,并且当时并没有杀死你的曾曾祖父或者没有干过任何事和你的现状冲突,你才能在时间中回到过去。此外,当你回到过去,你不能改变记载的历史。那表明你并没有自由意志为所欲为。
2.选择历史假说。其思想是,当时间旅行者回到过去,他就进入和记载的历史不同的另外历史中去。这样,他们可以自由地行动,不受和原先的历史相一致的约束。按照这种观点,宇宙将有所有的可能历史。但是这种观点不被费恩曼的历史求和设想所支持。

在我看来,两种假说都不足够有说服力,两者相比,第一种显得稍微靠谱一点。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能够时间旅行但不能改变历史,这样的时间旅行是不是无聊了点?还是我科幻片看多了?

我读系列之《大树》

在感叹这位法国作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之外,我不得不说《大树》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视角,一种非常奇妙的微观视角。

比如植物会有感情吗,如果它能说话,它会想表达什么呢?《沉默的朋友》里那棵参天大树,它伫立在那里这许多年,看尽来来往往,却对那位女孩情有独钟,关键时刻还救了女孩一命,让人不得不去联想,如果哪一天,当我们的科技再发达一点,能和植物交流沟通了,会是怎样的一幅光景呢?你期待吗?再比如如果有外星人,它们会是怎么样子的呢?它们怎么看待人类呢?《天外飞石》里的半人马,把人类弄得跟玩儿似的,哈哈,巨好玩。

其他的类型,比如映射思想控制的《数字迷城》、反映老龄化社会挑战的《最后的反抗》、讽刺流行文化扼杀经典的《一本书的命运起伏》等等,都给了我们一种不同的视角来考察这些原本有些厚重的话题。总之,这是一本相当不错的适合各年龄层阅读的小书,尤其适合做为睡前故事作为启蒙讲给自己的孩子听。

我读系列之《动物庄园》

《动物庄园》是一本相当不错的政治寓言(预言)小说。故事梗概不再做介绍,书不厚,快的话一两个小时就可以看完了。总之一句话,短小精悍,寓意深刻,4.5星推荐吧(和《1984》一样,奥威尔只指出问题但不解决问题,因此扣掉0.5星。可能他自己也还没悟透其中道理吧)。

看完这本书,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动物们第一次意识到革命成果被窃取的时候,他们有过反抗,只不过被绵羊的声音盖过,被凶狗震慑住了。试想如果他们的阅历再丰富一点(比如那只驴),能够想到这种妥协会是另一个极权的开端的话,会不会反抗的力量会更坚决些、也更强大些呢,是不是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毕竟这是他们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啊。对此,我没有答案。也许经过几代人,在阅历再丰富一点的时候,或者教育水平提高而带动人们智慧增长的时候,会发生一点什么吧,但我对新的统治者能够实行开明教育持悲观预期(如小说中所写,开展的是愚民教育)。另外还有一个答案,是一个小伙伴说的,就是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信息获取的高度便捷,使得信息不对称急剧下降,促使民智开启,加之时间积累,应该会促进反抗的力量增长。对于这个答案,我也不是特别满意,原因有两点:一、时间跨度难于估计;二、如果出现类似朝鲜这样信息封闭的状态,这种可能性就基本被抹杀掉了。哎,想不通的问题,真是要命啊。顺便批评一下微博上很受大家欢迎的“有时候心情不好就容易产生一种悲天悯人的情绪,心就巴掌大点,而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悲伤,是我们承受不来的。给自己一些顾影自怜的空间就够了,对这个世界来说你只是个路人甲,所以有时候没心没肺一点,冷艳高贵一点,做一个装傻的旁观者真的挺好的。”论点,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现代社会人,还如此愚蠢得将自己圈起来,真是非常可悲和可怜,你不关心这个世界,却要世界关心你?还是省省力气 吧。先贤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子情怀都被掉光了,严重鄙视之。

这本小书,最初带给我的震撼还是无以撼动的,感谢乔治·奥威尔。

我读系列之《陆犯焉识》

陆焉识的命运是那两个运动中无数人的代表,因反右被打倒入狱,罪至死刑后改无期,流放大西北,经过九死一生,熬过文化大革命,历经二十余年风霜,终回故里。

暂且不说性格决定命运这种事后诸葛式的感叹,陆焉识的悲剧,是他所处时代的国度人祸所带来的集体阶层悲剧。迂腐如陆焉识者、见风使舵如大卫·韦者、心胸狭隘如凌博士者,各色各样的知识分子,都如小鱼挣扎般,没能逃脱那张从天而降的大网。本应最奉献光和热的二十余年,硬生生地被各种政治斗争挤占,压弯了脊梁,赔上了财产、原则、自尊,只是出于最本能的求生,在大草原上蹉跎了年华。可以想象,陆焉识在大草原上的日子里,他一定想过怎么就落了这样一个下场,但他未必能想通,他的国家和时代怎样地改变了他的命运。

饥荒和文化大革命,两场人为的灾难,只因一群人的失误、一个人的斗争,就把全国闹了个底朝天,死伤无数,人民生灵涂炭,国家奄奄一息,如果不是天佑中华,及早带走了老人家,想必你我的命运也可能如此罢。

唯愿这些都不会再发生。与诸君共勉。

我读系列之《社会契约论》

法国著名的大师让—雅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读完了。前面也有做过一些摘录,这里再做一次总结吧。
诚如本书的译者所说,卢梭在本书中反复强调的理论,都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即“如何找到一个能把法律置于一切人之上的政府形式”。
作者从多个方面着重介绍了社会契约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并指出由此带来的良好结果(见附1);接着,作者讨论了法律、政府和人民等诸多政治概念,关于人民,有两段我觉得比较精彩的论述,见附2。以此为基础,作者讨论了三种不同形式的政府形式,他个人比较倾向于选择贵族制政府,并指出:国家的组成和政府和组成,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最后,作者以罗马政府为例,论述了建立良好的国家体制的方法。

附1:
因为,由于社会契约的结果,个人的处境的确比以前的处境好得多。他们这样做,并不是真的转让了什么,而是一种有利的交易:以一种不稳定 的和不可靠的生活方式去换取一种更美好的和更可靠的生活方式,以天然的独立去换取社会的自由,以放弃损害他人的强力去换取自身的安全,以自己可被他人战胜的力量去换取由于社会的结合而拥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附2:
1)建立政府的时机的选择,是人们据以区别它是由立法者建立的还是由暴君建立的最可靠的标志之一。
2)然则,什么样的人民适合于立法呢?适合于立法的,是这样的一种人民:他们虽然已经由某种起源、利益或约定联系在一起,但他们还不曾受过法律的真正束缚;他们没有根深蒂固的习惯或迷信思想;他们既不怕遭到外敌的突然入侵,也不参与领国的纠纷,而且可以单独抵抗它们当中的一个,或者和一个联合起来击退另一个;他们的每一个成员都为其他成员所认识;他们绝不强迫一个人担负超过其能力的重担;他们没有其他民族的帮助也能过活,而其他民族没有他们也能过活;他们既不富也不穷,可以自己满足自己;最后,他们可以把古老民族的坚韧性和一个新兴民族的温顺性结合起来。

我读系列之《江城》

这是一本一个老外写的在中国两年教书生活的记录,以一个文化外来者的身份,详细记录了特定的时间范围内(1996-1997年)一个普通的江边小城的生活百态与中国大事件。
作者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是一个积极融入中国普通生活的外国人。他非常细致地描写了中国学生的一些常见特征:如习惯写现代八股文、思想受控较深、相对内向等;他也描述了中国学校的一些常见特征:政治高压线、洗脑式政治灌输等;普通的中国人民身上的种种矛盾性格:善良、热情、爱看热闹等也得到了说明。他详细地记录了自己从刚来江城时的种种不适应,到慢慢熟悉、习惯并爱上这里的生活,他与众多的涪陵市民成为朋友,彼此较为深入地有了了解。涪陵的市民也从他和亚当初来时的围观到习以为常,直至舍不得他们离开,最后成为他书中的一个个鲜活形象。可以说,何伟和涪陵市民是一体的。
书中记录了一些时代的印记:三峡工程的建设带给涪陵这座江城以及人民的变化;一位学生的家长,因其父亲在48年去了台湾从此与弟弟走上了孑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何伟所在学校的书记夫人,年轻时教学英语课程,却因为赶上“文革”,因江青对英语的厌恶,教不成英语;一位学生的姐姐在厦门工作,回家探亲时骄傲地展示手机与进口洋酒等等,读来让人觉得非常有亲切的感觉,有很强烈的共鸣与代入感。
另外,书中也尝试对一些比较敏感的中国当代政治事件做出了作者自己的一定上的解读,但往往都是点到即止。有一个观点我比较赞同,关于学潮的,作者说:再怎么样,治理国家这样的大事,肯定不是由学生来作主的。
书中对我比较有触动或者让我感到比较惊奇的地方有:
1.在大学生中展开军训活动,竟然是因为那场学生运动;
2.这里的上团体很多,也不乏爱国主义,但跟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一样,这种爱国主义的激发,既可能出于心系祖国的真情实感,也可能是因为恐惧和无知。你可以操弄这种恐惧和无知,告诉人们,尽管大坝可能会破坏江河与城镇,但却对中国意义重大。
3.如果他们对我多一些了解,也许就不会那么认为了。
是的,如果双方都能多一些了解,也许就不会发生那么多冲突和误解了。

我读系列之《月亮与六便士》

讨论会第二期选择的讨论书目,这本毛姆写的《月亮与六便士》。

小说情节不多做介绍,只摘录全书我最有共鸣的一段话: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互相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我们好像住在异国的人,对于这个国家的语言懂得非常少,虽然我们有各种美妙的、深奥的事情要说,却只能局限于会话手册上那几句陈腐、平庸的话。我们的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思想,而我们能说的只不过是像“园丁的姑母有一把伞在屋子里”这类话。

这段话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它极为精准而传神地表达了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沟通困境与孤岛状态。每个人都想把自己最内心的想法说给别人听,却找不到一个出口。所以,如果能找到一个不用你说就能懂你的人,那真的是非常非常弥足珍贵的。且行且珍惜吧。

我读系列之《社会契约论》体会与摘录

翻了几页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附注里面读到这样一段论述,觉得甚是精彩,摘录如下:有两种隶属:物的隶属,这是属于自然的;人的隶属,这是属于社会的。物的隶属不含有善恶的因素,因此不损害自由,不产生罪恶,而人的隶属则非常紊乱,因此罪恶众生。正是由于这种隶属,才使主人和奴隶都互相败坏了。如果说有什么方法可以医治社会中的这个弊病的话,那就是要用法律来代替人,要用那高于任何个别意志行动的真正力量来武装公意。如果国家的法律也像自然规律那样不稍变易,不为任何人的力量所左右,则人的隶属又可以变成物的隶属,我们在国家中就可以把所有的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的好处统一起来,就可把使人免于罪恶的自由和培养节操的道德结合在一起(以上出自卢梭《爱弥儿》)。

不得不说,这一段论述从原理上指出了为什么要用法治代替人治的根本。卢梭的思想真是深邃,《社会契约论》已经非常好看了,注释又在放毒,《爱弥儿》等着我。

我读系列之《社会契约论》

我向来推崇道家的“相由心生”,一个人的面相如何,皆缘由于他的内心层次,而内心层次不光是成形于其个人性格,与他所处的社会面貌亦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因此,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即个人身处于的社会的意识形态,对个人的面相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注意,我这里不是在重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我个人的阅历而言,我看到的台湾人、香港人与大陆人民在面相上便有着十分直接的证据用以证明我上述的观点。在看法国大师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前言时,我看到他也有着类似的论点,这一段见于卢梭另一本著作《忏悔录》的文字摘录于下:

不论从什么角度看,没有哪一个国家的人民不是他们的政府的性质使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我觉得:“怎样才是一个尽可能好的政府”这个大问题,可以归纳成这样的一个问题:“什么性质的政府才能培养出最有道德、最贤明和心胸最豁达的人民?——总而言之一句话:什么性质的政府才能培养出按“最好”二字最广泛的意义来说足可称为“最好的人民”?

我读系列之《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以一个非常全面的视角考察了群体心理在各种情景下的活动、过程以及由来,笔触精准传神。

to be continued。

———————五天后的分割线——————————————

此书讲述的内容甚是博大精深,几次再写,发现很难用准确的语言将我对此书的内容做一个简要的回顾与总结,只好作罢,重新再看一遍吧,边看边记录一些心得体会,应该会容易一些。

———————心得体会记录的分割线———————————–

  1. 为什么阅读《乌合之众》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如前言中罗伯特·墨顿所说,“勒庞在此书的这里或那里,以十分简约甚至时代错置的方式,触及到了一些今天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如社会服从与过度服从、趣味单一、群众的反叛、大众文化、受别人支配的自我、群众运动、人的自我异化、官僚化过程、逃避自由投向领袖的怀抱,以及无意识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等等。简言之,他考察了一大堆现代人面临的社会问题和观念。我相信,正是这本小书所涉及的问题的多样性,使它有着持久的意义。因此,《乌合之众》的当代意义,在于它发现问题的功能而非解决问题的功能。”

显然,在我们生活的时代里,多多少少遇到了墨顿所列问题中大多数。

 

  1. 心得体会

1)       作者前言

原文:对历史事实最细致的观察,无一例外地向我证明,社会组织就像一切生命有机体一样复杂,我们还不具备强迫它们在突然之间发生深刻变革的智力。大自然有时候采取一些激烈的手段,却从来不是以我们的方式,这说明对一个民族有致命危险的,莫过于它热衷于重大的变革,无论这些变革从理论上说多么出色。如果它能够使民族气质即刻出现变化,才能说它是有用的。然而只有时间具备这样的力量。人们受各种思想、感情和习惯所左右——这是我们的本性使然。各种制度和法律是我们性格的外在表现,反映着它的需要。作为其产物的各种制度和法律,是不能改变这种性格的。

 

体会:对一个民族或国家来说,变革的真正体现,只能在这种变革所倡导的观念真正融入到人民的无意识之中,才能算是成功。而一个观念要成为人民无意识的一部分,所需要的时间和历程是漫长而复杂,因此,这里勒庞会说“只有时间具备这样的力量”。这一点,勒庞在后面讲述观念的章节中也有所讲述。

 

2)       第一卷第二章 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

第二节 群体的易受暗示和轻信

原文:从以上情况得出的明确结论是,只能把史学著作当作纯粹想像的产物。它们是对观察有误的事实所做的无根据的记述,并且混杂着一些对思考结果的解释。(后略)

 

体会:勒庞这里探讨的是群体的观察力受到在传递和传染过程中个人幻觉的影响,是极不可靠的,因此往往观察人数最多的事件,根据观察者描述而形成的真相的可靠性几乎是零。个人体会,不论是一件或大或小的事件,其最真相的真相注定是不可重现的,除非真的存在平行时空,在某一相同的时间坐标上,观察者在平行时空内不受干扰地观察。但是即便如此,这个观察者仍然要受到反映在他脑海中的意识受困于个人主观的影响,况且还没加上群体的影响,所以,真相注定是不可追求的,只可能无限接近。

 

第四节 群体的偏执、专横和保守

原文:如果不考虑群体深刻的保守本能,就难以理解历史,尤其是民众的革命。不错,它们可能希望改朝换代,为了取得这种变革,它们有时甚至发动暴力革命,然而这些旧制度的本质仍然反映着种族对等级制的需要,因此它们不可能得不到种族的服从。(以下略)。

 

体会:一切不以改变旧制度的革命都是耍流氓。

 

3)       第一卷第三章

第一节   群体的观念

原文:观念只有采取简单明了的形式,才能被群体所接受,因此它必须经过一番彻底的发行,才能变得通俗易懂。(以下略)

 

体会:如勒庞所言,群体的智商等于零。因此,在适宜说服群体的手法中,便有断言这一项,即用最简单的语言,对一项事物进行断言式地描述,才比较有可能为群体所接受。

 

原文:中世纪的基督教观念,上个世纪的民主观念,或今天的社会主义观念,都算不十分高明。从哲学的角度考虑,它们只能算是一些令人扼腕的错误,但是它们的威力却十分强大,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们将是决定各国行动的最基本因素。

体会:如果这些都是错的,那到底有没有正确的观念存在?从后一句看,勒庞不仅是一位社会心理学家,也是一位预言家啊。

 

原文:甚至当一种观念经过了彻底的改造,使群体能够接受时,它也只有在进入无意识领域,变成一种情感——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时才会产生影响,其中涉及的过程,我们将在下文予以讨论。

体会:呼应前面的观点。

 

原文:切莫以为,一种观念会仅仅因为它正确,便至少能在有教养者的头脑中产生作用。只要看一下最确凿的证据对大多数人的影响多么微不足道,立刻就可以搞清这个事实。(以下略)

体会:观念一旦在群体中成为情感时,其威力是十分巨大的。现代生活中,一个成功的广告将它所宣传的产品或品牌植入到群体的无意识中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十分形象的类似过程。

 

4)       第一卷第四章 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

原文:这种感情有着十分简单的特点,比如对想像中某个高高在上者的崇拜,对生命赖以存在的某种力量的畏惧,盲目服从它的命令,没有能力对其信条展开讨论,传播这种信条的愿望,倾向于把不接受它们的任何人视为仇敌。(以下略)

 

体会:这几段文字形象地描述了群体对人造神的狂热宗教式信仰,以及为此所愿意付出的代价。现实的例子有法国的拿破仑以及俄国的列宁、斯大林等。我们必须警惕这样的信仰,但勒庞又同时指出,群体宗教式的信仰是不可避免会出现的。这一十分纠结的问题,期待以后有更多的观点可以解答疑惑。

 

5)       第二卷第一章 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中的间接因素

第二节   传统

原文:因此自有人类以来,它便一直有着两大关切,一是建立某种传统结构,二是当有益的成果已经变得破败不堪时,人类社会便努力摧毁这种传统。(以下略)

体会:中国社会历朝历代的变更,如勒庞所言,没有跳出破坏——恢复传统——再破坏的循环,因此,两千多年的进程到了最后便徘徊不前了。而他非常推崇的英国人则实现了他理想中的状态。勒庞笼统地指出是因为“一个民族使自己的习俗变得过于牢固,它便不会再发生变化,于是就像中国一样,变得没有改进能力”。但对于是什么原因让中国人的习俗变得过于牢固,他并没有提及。这个问题如同探讨为什么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却没有走上这条道路一样,远超出我的知识范围,但还是要给勒庞敏锐的洞察力点个赞。

 

第五节 教育

原文:整篇内容。

体会:首先是观念的冲击,勒庞认为教育对于改造人民是毫无作用的,既不能提高道德水平,也无助于提升智力水平,他对于一个人所起的作用并不可观。当然,不能否认教育对专业技能的培养积极意义。其次,勒宠指出,当代的法国教育制度(他所处的时代)是本质错误的,因为它只注重对知识的灌输,不关注判断力、经验、开拓精神和个性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条件的培养。勒庞引用泰纳的一些论述详细阐明了这些问题的现象,并将它和中国的状况作对照,而这些问题在当代中国依然存在。后续可以关注一下有没有他或者泰纳等人提出的解决之道。

文中谈到一个现象,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想成为一名公务员,原因除了观念的宣传之外,我的理解,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和当今的中国社会相似,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眼高手低,在企业、农场里做不好了,看到相对安稳且地位高的公务员,自然而然地就会选择走体制内的道路。

 

6)       第二卷第三章 群体领袖及基说服的手法

第二节   领袖的动员手段:断言、重复和传染

原文:由此解释了一个事实:得到民众接受的每一种观念,最终总是会以其强大的力量在社会的最上层气扎根,不管获胜意见的荒谬性是多么显而易见。社会下层对社会上层的这种反作用是个更为奇特的现象,因为群众的信念多多少少总是起源于一种更高深的观念,而它在自己的诞生地往往一直没有什么影响。(以下略)

体会:这实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