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球崛起2》观后感

《猩球崛起》是这几年为数不多的让我看完后有写观后感欲望的电影,和《饥饿游戏》的地位快不相上下了。

《猩1》的内容暂且不做讨论,年代稍微有点久远,不喜欢炒冷饭,总结起来就一句话,震撼。《猩2》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人类和一群有人类智慧的猩猩之间,两个物种,当因为求生的本能交错而产生矛盾时,由于外形上的巨大差异,非常容易有激烈的碰撞和场景感。考察的问题,往大了说是战争与和平,往小了说是信任,两个主题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老问题,新视角,而且是非常独特的视角。
让我们把时光机稍微拉远一点,回到远古时代。当人类在广袤的大地上开始活动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必须是生存。就算到今天,生存仍然是很多人每天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为了生存,就必须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以保证自身的求生本能得以满足。回到影片中,当人类与猩猩们正面接触时,由于种群的差别,两边的个体都十分震惊,在寻求生存的前提下,两边的战争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看到,由于猩猩的首领凯撒的远见(也有点妥协的意味),战争的苗头得以暂时的扼制。随着双方摩擦的升级,终于陷入战争状态。无论有多少力量在争取和平,也无法填平两边的个体差异鸿沟。我们看到,最后凯撒对人类科学家马尔科姆说:我们注定是要战争的,再见。也许我们能成为朋友。可见,凯撒是从一开始便认识到最终的结局的,他之所以同意人类科学家进入他们的领地去修水电站,是想为他的族群争取和平的机会,也是冀希望于人类中也有人和他一样的想法从而得到双方的和平共处。同时,也由于凯撒的特殊背景,导致他对人类有一些特殊的报恩之情。但是,正如背叛他的库巴所说,难道人类修好水电站后,在得到更多救援的条件下,就不会向他们进攻吗?我想,对于这个问题,凯撒肯定是知道答案的,因此,我们看到凯撒始终被这一无法调和的矛盾贯穿所困扰,在最后才得以清晰。于此对应的是,人类科学家马尔科姆,他一开始也是抱着力争和平的态度,但他对这一想法的坚定,肯定不如凯撒来得坚决,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对于凯撒这种拥有人类智慧、但体形明显超过人类的物种一种未知的害怕。所以我们看到,最后他和凯撒拥抱告别的时候,失望的情绪是没有凯撒高的。但我们不能否定的是,马尔科姆对于凯撒他们,一直是以一种非常人道以及充满人文关怀的形象出现的,最后的站队选择也是出于形势的逼迫而不得不做出的。
再来看看信任。影片中我们重点关注两组信任关系。一是马尔科姆与凯撒之间的信任建立与凯撒与库巴之间的信任撕裂。前者的建立是在一步步的试探之中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双方都做出一些努力与让步。我们也可以看到,当你帮助对方的最关心的人往往对信任的建立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当然,反过来也是成立的。再来看后者,凯撒与库巴的信任撕裂,客观地说,一半对一半的责任。凯撒对于库巴的误解解释不够,对他的野心估计不足,在库巴有初步反抗行为的时候反应过激;库巴则对信任关系不够重视,一再被仇恨蒙住了双眼,最后反攻双方信任撕裂。同时我们也考察一下凯撒与他儿子之间的信任撕裂与重建。这是颇有意思的一个过程。因为,首先,他们之间是最为亲密的父子,血浓于水的亲情无法割断。在一次次目睹父亲几乎不讲道理的处理后,小猩猩无奈之下选择了背叛。其次,在父亲不知下落的情况下,因为亲情的感召,在见到受重伤的父亲后,达成了谅解与信任重建。注意,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父亲的凯撒,是始终对儿子信任的。即便他与库巴一起领头造反,也是当作成长的必经之路而一笑了之。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以智慧动物视角反思人类行为的科幻电影,情节紧凑,立意深刻,实属佳作,5颗星。

再看《阿甘正传》

心血来潮,继上一次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看过此片后,又看了一遍。

时过境迁,十年后再看此片,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对美帝当代历史的了解加深,片中很多映射的桥段也不再是傻乎乎地当笑话看了,比较搞的是水门事件,改编得很好玩,尼克松出于好意安排阿甘入住水门饭店,不曾想阴差阳错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举动。
这部电影可以看作美国人对自己50年代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与进程的一次回顾与反思,越战、黑人运动、水门事件、与中国建交。虽然历史总是沉重的,但在这部反智电影里,被处理成了黑色幽默,况且是看别人的历史可以是轻松的,至少可以抱着做一个看客的姿态,一笑了之。

再来谈谈另一个让人觉得比较纠结的点吧,珍妮与阿甘的爱情。我认为珍妮对阿甘是有真爱的,这份感情不仅来自于他们青梅竹马的成长经历,更是她对阿甘一以贯之的如姐姐般不离不弃的照顾与疼爱,最好的一个例子便是,当她听见阿甘说要去参加越战的时候,她的神情非常紧张,影片中她少有的一个表情,然后交待阿甘一定要平安归来。只不过命运对她而言是残酷的,非常不幸的童年几乎成了她一生的沉重负担,这从当她年长后回到家乡,看到那幢房子时的歇斯底里仍可见一斑。至于说为什么她几次离开阿甘,我认为是时代与内心对她的一种召唤,促使她在离开和留下之间不停选择,说白了,她对于在绿茵县过平静的生活心里始终有不甘或者害怕(因为童年的阴影)。最后,当她因为生下小甘而安定下来时,可能这时候她才方始明白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想如果不是生病的关系,她可能是不会再去找阿甘的。至于大家纷纷猜测她的病如果是AIDS的话,为什么没有传染给阿甘和小甘,这点就不讨论了,毕竟电影是一种艺术创作,况且,人都死了,就让她安息吧。

《饥饿游戏2》

看《饥饿游戏1》的时候,我就被这部电影的情节深深折服了,把反对极权这么沉重的话题包装到这么科幻的高度,写这部小说的人,一定是个天才。

《2》沿着《1》的路线继续纵向发展着。虽然在新意上突破不够,但丝毫不影响这部电影的伟大性,无怪乎其在北美掀起了不亚于《指环王》这一级别的观影热潮。

《2》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对对立的两个阶级心理状态的拿捏与把握上,以及传递的主旨:只要有希望,纵使受到伤害、做出牺牲,但是毫无疑问,胜利的那天总会到来,因为支撑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万古不变,恐惧、希望、同情、勇气,相互交错,带领人们走向冥冥之中安排好的那条路上,那里没有饥饿,没有寒冷,没有专制,没有……一个美丽的世界。

期待第三部,虽然有小说了,我还是想先看完电影系列了再去看原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