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捡到手机这件事

今天晚上在电影院捡到一部NOKIA Lumia520手机,黄色的移动版。我得承认,看到它的那一瞬间,我动了据为己有的想法,然后我把它拿起来了,放入我的包中,并把它关了机。这件事本来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但是没过一分钟,我心中有那么一个小人在那里和我说,还给他吧,那感觉就像是自己做错了一件很不对的事情一样。于是,我把手机重新开机了,因为被失主锁屏的缘故,我无法主动与他联系。所以只能等待。

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我心中长草无数,两个小人拼命在那里打架,于是我找姐姐求助,和她说占据上风的是还给失主的这个小人,请她给我点赞,不然我心里非常不安,她让我自己再考虑考虑。我做出这一举动,是因为我想找一个支持我想法的人,毕竟现在社会的风气,拾金不昧也许有时候真不是那么高尚的事情。我无意于拔高自己或者贬低他人的品德,只想忠于自己的内心,把当时心里的想法记录下来而已。我扪心自问,假如是联通版的呢(恰巧我最近也在考虑买入联通版的合约机),假如是一部土豪金呢,也许我可能笑纳了吧?只能说,当时的考验,诱惑太小,还不足以让我感到内心不安。当然,国庆节期间,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手机失而复得,也是一部分原因,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吧。重新拿 回丢失的手机,心情很难紧紧用愉悦来表达,现代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远远超乎我们自己的想象。不好意思,好像跑题了。总归这也是一次传递正能量的好机会吧。

最后那个糊涂虫机主在我等候15分钟未果离去后,当我已经在大滨江的土地上时,终于姗姗来迟地打来电话,约定好取机时间,我连声感谢,我还表明自己不会查看手机资料(因为锁屏了),让失主安心不会因此爆出艳照门事件。哈哈。这时候,我心中总算落下一块石头,不过失主也没有主动表达说请我吃个饭啥的,我又有点小失落,毕竟是手机这么私人性的东西啊。anyway,我要给自己点个赞,哈哈。

个人股市投资总结

此文最初发表在我的网易博客上:http://101bwlw.blog.163.com,那里基本会每天更新我的投资记录和想法,偶尔我会转载一些长篇大论过来。

余于中国股市四载有余,虽至今仍未能够实现账面大规模盈利,然以屁散之力,蹒跚学路至今,割肉五十点有之,一月翻倍有之,一日游十余点有之,买入后即被套有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能活到现在也常暗自庆幸。这一路走来,虽历经过狂喜大悲,涨涨跌跌无数,然仍无法以平常心对待股市之波动,思考多日,乃觉虽学费交足但总结太少之故,故立此博,若能得有缘人得见并指点一二,不甚欣喜,先行谢过。

余四年多心得如下:
1.修身养性。索罗斯曾经说过股市里的战争,到最后都是人性的较量。要想在股市里活得久远,必须克服“希望、恐惧、贪婪”。这一点非常难,没有其他途径,学费交得多了,总结多了,才会有提升。另外看一些心理哲学类的书籍也有助于提高,推荐《乌合之众》等。

2.建立自己的操作系统。必须明确自己的主要操作手法,如中长期型、波段型、短线搏杀型。以本人为例,四年余赚得最多是短线搏杀型,尤其以今年为甚,一日游更是常态。不幸的是,亏损最多的也是短线型,这部分主要是情绪性买入为主,即追涨杀跌。杯具的是,虽然学费交了很多很多,至今也没能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径来改善这一情况。本人中线战绩相当糟糕,总结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没有做好计划,想当然的买入,然后遇到调整,最后割在地板上,此部分学费也交了不少,纵使挑选的股票质地都还不错,事后来看,大部分也都可以涨回甚至大比例盈利,但卖出后心态的改变一般会导致不想再重新买入。因此,最近在尝试改变原先全攻全守的战法,分仓分别做中线、短线,这样可以防止做中线的票,看到短线机会后做出换股动作后的冲动带来的影响。中线的票,做好计划,买点、卖点、买入原因等做好记录,再做交易,如果遇到调整,轻易不斩仓割肉出局,除非有重大变故,如大环境发生变化等;短线的票,继续摸索经验,提高成功率,做好记录和总结再决定后续风格路线。目前来看,效果还是不错。

3.选股思路,没啥好说的,戴花要戴大红花,炒股要听党的话,必须坚定追随党的步伐,这几年除了最开始的懵懂,后续一直是这样执行的,这一点要保持下去。

4.技术修养与大势判断。这部分依然是软肋,后续需要重点提高。

能想到的暂时这么多,先写到这里吧。

艳火

张老板的艳火,好听:

 

不会忘记,与你邂逅在13年杭州西湖音乐节。

我读系列之《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以一个非常全面的视角考察了群体心理在各种情景下的活动、过程以及由来,笔触精准传神。

to be continued。

———————五天后的分割线——————————————

此书讲述的内容甚是博大精深,几次再写,发现很难用准确的语言将我对此书的内容做一个简要的回顾与总结,只好作罢,重新再看一遍吧,边看边记录一些心得体会,应该会容易一些。

———————心得体会记录的分割线———————————–

  1. 为什么阅读《乌合之众》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如前言中罗伯特·墨顿所说,“勒庞在此书的这里或那里,以十分简约甚至时代错置的方式,触及到了一些今天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如社会服从与过度服从、趣味单一、群众的反叛、大众文化、受别人支配的自我、群众运动、人的自我异化、官僚化过程、逃避自由投向领袖的怀抱,以及无意识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等等。简言之,他考察了一大堆现代人面临的社会问题和观念。我相信,正是这本小书所涉及的问题的多样性,使它有着持久的意义。因此,《乌合之众》的当代意义,在于它发现问题的功能而非解决问题的功能。”

显然,在我们生活的时代里,多多少少遇到了墨顿所列问题中大多数。

 

  1. 心得体会

1)       作者前言

原文:对历史事实最细致的观察,无一例外地向我证明,社会组织就像一切生命有机体一样复杂,我们还不具备强迫它们在突然之间发生深刻变革的智力。大自然有时候采取一些激烈的手段,却从来不是以我们的方式,这说明对一个民族有致命危险的,莫过于它热衷于重大的变革,无论这些变革从理论上说多么出色。如果它能够使民族气质即刻出现变化,才能说它是有用的。然而只有时间具备这样的力量。人们受各种思想、感情和习惯所左右——这是我们的本性使然。各种制度和法律是我们性格的外在表现,反映着它的需要。作为其产物的各种制度和法律,是不能改变这种性格的。

 

体会:对一个民族或国家来说,变革的真正体现,只能在这种变革所倡导的观念真正融入到人民的无意识之中,才能算是成功。而一个观念要成为人民无意识的一部分,所需要的时间和历程是漫长而复杂,因此,这里勒庞会说“只有时间具备这样的力量”。这一点,勒庞在后面讲述观念的章节中也有所讲述。

 

2)       第一卷第二章 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

第二节 群体的易受暗示和轻信

原文:从以上情况得出的明确结论是,只能把史学著作当作纯粹想像的产物。它们是对观察有误的事实所做的无根据的记述,并且混杂着一些对思考结果的解释。(后略)

 

体会:勒庞这里探讨的是群体的观察力受到在传递和传染过程中个人幻觉的影响,是极不可靠的,因此往往观察人数最多的事件,根据观察者描述而形成的真相的可靠性几乎是零。个人体会,不论是一件或大或小的事件,其最真相的真相注定是不可重现的,除非真的存在平行时空,在某一相同的时间坐标上,观察者在平行时空内不受干扰地观察。但是即便如此,这个观察者仍然要受到反映在他脑海中的意识受困于个人主观的影响,况且还没加上群体的影响,所以,真相注定是不可追求的,只可能无限接近。

 

第四节 群体的偏执、专横和保守

原文:如果不考虑群体深刻的保守本能,就难以理解历史,尤其是民众的革命。不错,它们可能希望改朝换代,为了取得这种变革,它们有时甚至发动暴力革命,然而这些旧制度的本质仍然反映着种族对等级制的需要,因此它们不可能得不到种族的服从。(以下略)。

 

体会:一切不以改变旧制度的革命都是耍流氓。

 

3)       第一卷第三章

第一节   群体的观念

原文:观念只有采取简单明了的形式,才能被群体所接受,因此它必须经过一番彻底的发行,才能变得通俗易懂。(以下略)

 

体会:如勒庞所言,群体的智商等于零。因此,在适宜说服群体的手法中,便有断言这一项,即用最简单的语言,对一项事物进行断言式地描述,才比较有可能为群体所接受。

 

原文:中世纪的基督教观念,上个世纪的民主观念,或今天的社会主义观念,都算不十分高明。从哲学的角度考虑,它们只能算是一些令人扼腕的错误,但是它们的威力却十分强大,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们将是决定各国行动的最基本因素。

体会:如果这些都是错的,那到底有没有正确的观念存在?从后一句看,勒庞不仅是一位社会心理学家,也是一位预言家啊。

 

原文:甚至当一种观念经过了彻底的改造,使群体能够接受时,它也只有在进入无意识领域,变成一种情感——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时才会产生影响,其中涉及的过程,我们将在下文予以讨论。

体会:呼应前面的观点。

 

原文:切莫以为,一种观念会仅仅因为它正确,便至少能在有教养者的头脑中产生作用。只要看一下最确凿的证据对大多数人的影响多么微不足道,立刻就可以搞清这个事实。(以下略)

体会:观念一旦在群体中成为情感时,其威力是十分巨大的。现代生活中,一个成功的广告将它所宣传的产品或品牌植入到群体的无意识中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十分形象的类似过程。

 

4)       第一卷第四章 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

原文:这种感情有着十分简单的特点,比如对想像中某个高高在上者的崇拜,对生命赖以存在的某种力量的畏惧,盲目服从它的命令,没有能力对其信条展开讨论,传播这种信条的愿望,倾向于把不接受它们的任何人视为仇敌。(以下略)

 

体会:这几段文字形象地描述了群体对人造神的狂热宗教式信仰,以及为此所愿意付出的代价。现实的例子有法国的拿破仑以及俄国的列宁、斯大林等。我们必须警惕这样的信仰,但勒庞又同时指出,群体宗教式的信仰是不可避免会出现的。这一十分纠结的问题,期待以后有更多的观点可以解答疑惑。

 

5)       第二卷第一章 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中的间接因素

第二节   传统

原文:因此自有人类以来,它便一直有着两大关切,一是建立某种传统结构,二是当有益的成果已经变得破败不堪时,人类社会便努力摧毁这种传统。(以下略)

体会:中国社会历朝历代的变更,如勒庞所言,没有跳出破坏——恢复传统——再破坏的循环,因此,两千多年的进程到了最后便徘徊不前了。而他非常推崇的英国人则实现了他理想中的状态。勒庞笼统地指出是因为“一个民族使自己的习俗变得过于牢固,它便不会再发生变化,于是就像中国一样,变得没有改进能力”。但对于是什么原因让中国人的习俗变得过于牢固,他并没有提及。这个问题如同探讨为什么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却没有走上这条道路一样,远超出我的知识范围,但还是要给勒庞敏锐的洞察力点个赞。

 

第五节 教育

原文:整篇内容。

体会:首先是观念的冲击,勒庞认为教育对于改造人民是毫无作用的,既不能提高道德水平,也无助于提升智力水平,他对于一个人所起的作用并不可观。当然,不能否认教育对专业技能的培养积极意义。其次,勒宠指出,当代的法国教育制度(他所处的时代)是本质错误的,因为它只注重对知识的灌输,不关注判断力、经验、开拓精神和个性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条件的培养。勒庞引用泰纳的一些论述详细阐明了这些问题的现象,并将它和中国的状况作对照,而这些问题在当代中国依然存在。后续可以关注一下有没有他或者泰纳等人提出的解决之道。

文中谈到一个现象,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想成为一名公务员,原因除了观念的宣传之外,我的理解,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和当今的中国社会相似,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眼高手低,在企业、农场里做不好了,看到相对安稳且地位高的公务员,自然而然地就会选择走体制内的道路。

 

6)       第二卷第三章 群体领袖及基说服的手法

第二节   领袖的动员手段:断言、重复和传染

原文:由此解释了一个事实:得到民众接受的每一种观念,最终总是会以其强大的力量在社会的最上层气扎根,不管获胜意见的荒谬性是多么显而易见。社会下层对社会上层的这种反作用是个更为奇特的现象,因为群众的信念多多少少总是起源于一种更高深的观念,而它在自己的诞生地往往一直没有什么影响。(以下略)

体会:这实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

It’s time to back to blog

在这个时间碎片化越来越严重的年代,给自己留一片可以与自己长时间对话的地儿,于是我回来了,blog。

这里,我将记录我的生活与读书心得体会,偶尔也会穿插一些工作与投资的话题。

路很长,向前走。